电线电缆载流量手册,rv电线电缆载流量手册
10kV及以下架空线路导线截面的选择在选择输电线路和配电线路导线截面时,应满足四个条件。10kV及以下架空线路导线截面的选择步骤如下,选择的原则架空线路导线截面的选择都需要符合经济电流密度、电压损失、发热和机械强度四个方面的要求,但这四个要求不是平行的,对不同类型的架空线路有不同的优先要求,在下面介绍这四个条件时,将会进一步说明。

经济电流密度是指通过各种经济、技术方面的比较而得出的最佳的电流密度,采用这一电流密度可使节约投资、减少线路电能损耗、维护运行费用等综合效益为最佳。我国现在采用的经济电流密度值见表7-1。对高电压远距离输电线路,要首先依照经济电流密度初步确定导线截面,然后再以其他条件进行校验。电压损失要保证线路上的电压损失不大于规定的指标。

答案是9A。电缆载流量口决: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说明:(1)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由表53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

如2.5mm’导线,载流量为2.5×9=22.5(A)。从4mm’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l,即4×8、6×7、10×6、16×5、25×4。“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35mm”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5倍,即35×3.5=122.5(A)。从50mm’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5。

电缆的载流量取决于其外部绝缘材料的软化温度,如果是聚氯乙烯,其软化温度较低,所以电机载流量就低,而绝缘材料如果是交联聚乙烯,其软化温度较高,电缆的载流量就高一些。对于具体的某一种电缆,民间有一些口诀用来记忆其载流量,但是如果是泛泛地针对各种绝缘材料的电缆,就不能用一种口诀来计算了。电缆的载流量是电缆制造厂根据国家规定的、针对各种不同绝缘材料确定的电缆线芯最高运行温度,从实验中得到的。

电缆载流量是指一条电缆线路在输送电能时所通过的电流量,在热稳定条件下,当电缆导体达到长期允许工作温度时的电缆载流量称为电缆长期允许载流量。目前的电缆导体主要分为铜线和铝线两种,铝线因成本低、重量轻多用在高压输电线上,铜线因导电性好、电阻率低、导热性好、强度大、抗拉性、多用在工业设备上,现在大多家装线也采用铜线。现实中对电缆载流量的计算大部分针对是铜线,很多工程师在计算中常用口诀。
3、各种电缆、导线载流量4、铜芯电缆载流量看到不同参考书上的都有些小出入,不晓得哪个比较准确。难道在这里获得的电子文档就准确了?就可以无忧应用了?导线载流量与敷设方式(散热方式)有关,与气候(南方、北方)有关,准确的话,还是找国家标准、电力规范之类的规定为好。导线分动力线和控制电缆线,控制电缆线因为功耗不大,0.5平方的导线就够用,所以,下面所列的导线安全电流载流表,是针对动力线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