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粗糙度测量方法
表面粗糙度一个用来衡量表面加工质量的指标,进一步来说,其表示表面几何形状的精度。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轮廓算数平均偏差Ra轮廓最大高度Rz轮廓单元的平均宽度Rsm表面粗糙度的标注符号表面粗糙度的完整符号去除材料加工,获得表面粗糙度完整符号非去除材料加工,获得表面粗糙度的完整符。
1、测量表面粗糙度还有哪些方法?其应用范围如何1接触式粗糙度仪测量常见的是测针接触式测量,测力一般在4mn以内,要求被测工件表面不易划伤或变形,通过选择不同形状及规格的测针,可满足绝大部分产品的粗糙度测量。2非接触式粗糙度测量常见的有白光扫描式测量,通过白光干涉原理扫描检测工件表面微观形状,通过电脑软件计算表面粗糙度。得益于非接触的方式,该方案可对应各种工件的粗糙度测量需求,但价格相比接触式设备较高。
粗糙度是指工作已加工表面不光滑的程度。在切削加工过程中由进给而造成的切削痕迹是以波峰波谷形式出现,而峰谷高度很小,一般多为零点几微米,因此表面粗糙度属于零件表面的微观形状误差.其测量方法:(1)直接量法:利用光学、电动仪器对零件表面直接量取有关参数,确定粗糙度等级。直接测量又分为接触测量和非接触测量。(2)比较测量法:将被测表面与标准粗糙度样板作比较,评定粗糙度等级。
2、表面粗糙度测量的干涉法利用光波干涉原理(见平晶、激光测长技术)将被测表面的形状误差以干涉条纹图形显示出来,并利用放大倍数高(可达500倍)的显微镜将这些干涉条纹的微观部分放大后进行测量,以得出被测表面粗糙度。应用此法的表面粗糙度测量工具称为干涉显微镜。这种方法适用于测量Rz和Ry为0.025~0.8微米的表面粗糙度。
3、测量表面粗糙度还有哪些方法测量表面粗糙度还有哪些方法表面粗糙度表征了机械零件表面的微观几何形状误差。对粗糙度的评定,主要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种评定方法,所谓定性评定就是将待测表面和已知的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相互比较,通过目测或者借助于显微镜来判别其等级;而定量评定则是通过某些测量方法和相应的仪器,测出被测表面的粗糙度的主要引数,这些引数是Ra,Rq,Rz,Ry;他们代表的意义是:Ra是轮廓的算术平均偏差,即在取样长度内被测轮廓偏距绝对值之和的算术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