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波段和近红外波段 红外光谱区的范围是多少
紫外线波长:400NM以下。红外波长范围:根据红外光谱,将能穿过大气的三个波段分为:近红外波段3微米,中红外波段,5微米,远红外波段,14微米,中红外波段,40微米,远红外波段,40-1000微米,在医学领域常分为:近红外波段,0.76。
美国landsat的Landsat传感器包括以下波段:1 .蓝色波段:中心波长为0.45um,带宽为0.05 μm。绿色波段:中心波长为0.52um,带宽为0.03um。红色波段:中心波长为0.63um,带宽为0.07um。近红外波段:中心波长0.86um,带宽0.16um. 5 .中红外波段:中心波长3.57um,带宽0.68um
红外光:大于760NM,可见光波长:400760NM,紫外光波长:400NM以下。红外波长范围:根据红外光谱,将能穿过大气的三个波段分为:近红外波段3微米,中红外波段,5微米,远红外波段,14微米,中红外波段,40微米,远红外波段,40-1000微米,在医学领域常分为:近红外波段,0.76。
波长由大到小: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红、橙、黄、绿、靛、紫、X、γ射线。波长:无线电波的波长通常用频率表示:300 kHz ~ 30 kHz微波1mm1m红外线0.761000μm可见光:红色640780nm橙色640610nm黄色610530nm绿色505525nm蓝色505470nm紫色470380nm紫外线0.010.4μmx射线0.0110nmγ射线短于0.02nm用途:无线电波。收音机、无线电视、对讲机等。微波:广泛应用于各种通信业务,包括微波复用通信、微波中继通信、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
红外:红外广泛应用于监控设备,一般自带近红外光源。系统设计与可见光非常相似。远红外主要用于军事。可见光:就是我们平时能看到的各种颜色的光,应用太广泛了。紫外线荧光灯,农业上用来诱杀害虫的各种荧光灯和黑光灯,都是利用紫外线激发荧光物质发光。x射线常用于医学上的透视检查和工业上的探伤。
根据用户的不同要求,红外范围差别很大。比如,有人根据红外光谱把能穿过大气的三个波段分为:近红外波段1 ~ 3微米,中红外波段3 ~ 5微米,远红外波段8 ~ 14微米,也有人把它分为:近红外波段1 ~ 3微米,中红外波段3 ~ 40微米,远红外波段40 ~ 1000微米,这在医学领域经常被划分为:近红外区0。
植被是地面上分布最广的特征,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很强。所有的植物都含有叶绿体,叶绿体和植物细胞结构具有特殊的光谱效应,因此植被在遥感影像中很容易被识别,成为自然地理环境(如气候和水分)的最佳指示物。虽然植物种类不同,但还是有相似的反射光谱曲线。植物的基本光谱特征是:在可见光的绿色波段0.55μm附近有一个1020%的反射峰,在近红外的0.81 μm之间有一个5060%的强反射峰。
在红波段0.7μm附近,近红外线1.5μm和1.9μm有强吸收。原因是红带的吸收是叶绿素吸收引起的,近红外波段的吸收是细胞液和细胞膜中的水分子引起的。不同健康状况的植物有不同的反射率。在可见光范围内,健康松树的反射率略低于有病虫害的松树;在近红外部分高于后者。同时可以看出病虫害程度加深,近红外部分反射率下降更多。
属于红外线,区别是波长不同。具体如下:NIR (NIR,IRADIN):波长为0.75-1.4微米,通过对水的吸收来定义。由于它在石英玻璃中的衰减率低,所以通常用于光纤通信。这个区域的波长对图像增强非常敏感。比如包括夜视设备,比如夜视镜。短波长红外线(SWIR,IRBDIN): 1.4-3微米,水的吸收在1450纳米显著增加。
560纳米是主导长距离通信的主要光谱区域。中波长红外(MWIR,IRCDIN)也称为中红外:波长是3-8微米。被动红外热寻的制导导弹技术设计为利用3-5微米波段的大气窗口工作,飞机红外标志的归航通常针对飞机发动机喷出的羽流。长波红外(lwir,ircdin): 8-15微米。这就是热成像的领域,这个波段的传感器可以在没有其他光线或外部热源,如太阳、月亮或红外灯的情况下,获得完整的热辐射被动图像。
7、近红外人脸识别的波段选取为了减少环境光对成像的影响,主动光源的强度需要高于环境光,但强光会干扰人眼,降低用户的舒适度。因此,主动光源最好位于不可见波段,如红外和紫外,长期的紫外线照射容易对人体皮肤和眼睛造成永久性伤害。在中远红外波段成像会丢失物体表面的大部分信息,所以一般不用于物体成像,所以近红外波段是最佳选择,比如780nm。